无论是“私域流量”还是“圈层社交”,都有三个最关键的点,是需要注意,今天我林钰儒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一、“社交电商”不是简单的微商
很多人会觉得,“社交电商”就是开个微店,发个朋友圈,等着别人来买东西。这样的话,其实就是等于淘宝的微信版。但“社交电商”不是。“社交电商”最核心的基因在于“社交”,信任是社交电商的基础。
比如说,你在生活中是个美妆达人,你给闺蜜推荐的唇膏她才会喜欢,否则她不会去买你推荐的东西;你平时唱歌很好,你推荐的KTV,室友和同事才会去;你平时是个“吃货”,同事聚餐才会找你推荐餐馆;你是个书迷,朋友圈推荐的书,才会有更多人去看。
所以,这种模式远远不是仅仅发个朋友圈。微信虽然有10亿用户,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微商很low,主要是这样的信息没有价值,还会干扰朋友圈的体验。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在浏览信息时,大家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种感受就像沿途看风景,本来心情愉悦,你却在旁边扔点垃圾,甚至做些不雅的动作。会弄的大家很尴尬,只好绕道而行,就会把你屏蔽。在“社交电商”里,你首先要推销的是你自己,然后才是产品。这样,每个产品才会有温度,才会有情感溢价。
所以说,社交电商不是仅仅借助社交的方式来继续透支流量。如果忽略了对于新技术、新模式等新元素的加持,一旦流量不再,资本退潮,社交电商也会成为一个过客。
二、部分企业的失败,不代表社交电商的失败
一个新模式的崛起,一定会有一个探索过程。这几年里,很多企业都冠上“社交”电商的名头,甚至一些企业,通过恶意链接分享,来榨取流量。还有一些企业,用社交电商的方式,进行去库存操作。
这样的操作,是注定要失败的。应该讲,这样的操作,无论是否冠上“社交电商”的名头,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商业的本质是要越来越懂消费者,而不是借着新噱头,去欺诈消费者。
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对路,说明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如果借着“社交电商”的渠道,把这些库存消化掉,而不是去想办法改造上游产品,造不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当下消费的主旋律是消费升级,如果把“社交电商”变成劣质商品的集散地,最终一定会与市场脱节。
任何一个行业,在前期发展,都要走过一段黑暗的摸索期。部分企业的失败,不代表这个新模式的失败。这几年来,也涌现出一大批新“社交电商”的代表。比如,云集微店、有好东西、贝店、什么值得买等;甚至海尔也推出了顺逛平台,把员工和用户粉丝化,变成自己的终端;还有安利,顺应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业务模式和品牌的升级,转型成为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品牌。
所以,对于社交电商的未来,不妨再等等看。
三、流量越来越下沉
国家统计局有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人口总人数为13.9亿,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人数只有不到1亿,即使算上新一线城市,也是不到3亿的人口数量。剩下的10亿人,分布在中国的300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和662238个村落中。
由此可以看出,一线城市负责创造互联网形态,三四线城镇才是主流消费市场。
实际上,三四线城市有近10亿用户,但他们的需求长期被忽视,而且生活也没有能够及时享受到移动互联的便利。就像今年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调研说的,中国仍有10亿左右的人没坐过飞机,至少5亿人没用上马桶,中国本科以上学历也只占全国人口的4%。
但是三四线城市正在崛起。电商下沉,流量巨大。原来的时候,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但如今随着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电商也越来越下沉。
而且,三四线城市的人们,由于工作更稳定,更按部就班,所以闲下来的时间就需要有些事情做。这就是为什么去年中国互联网应用中,即时通讯排到了第一名。而且越来越多的App,也开始将功能延伸到社交领域中。
“社交电商”在三四线市场,同样红利巨大。一是人口巨大;二是消费群体对奢侈品品牌倾向度更低,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三是三四线市场对于社交的需求更旺盛,经常听见大家约各种局。
洞悉到这些新商业变化后,为了顺应互联网社交商业趋势,目前安利把90%的业务都已搬到了线上,推出了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还上线了一个轻入口叫“安利微购”。现在,越来越多的创客在安利创业平台上,享受社交电商市场的红利。
这三点,是所有做“社交电商”企业,值得学习的一些思维和模式。以上也是未来,不得不思考的新商业模式。
欢迎光临 得知互动 (https://bbs.dezhif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