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我要爆料] 3D 打 印 精 准 引 导 “小针眼”解决“天下第一痛”-Stratasys3D打印机

[复制链接]
yulian30 发表于 2022-8-21 1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在3D打印导板引导下完成1例球囊压迫术治疗复发三叉神经痛的患者,
3d打印 工业制造标志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在三叉神经痛精准微创治疗方面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袁阿姨今年69岁,右侧三叉神经痛多年,说话、吃饭、洗脸、刷牙都会诱发右侧颜面部剧烈疼痛。5年前就因为疼痛难忍做了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短时间内疼痛的确缓解,但是很快又再次复发。为了缓解症状,袁阿姨开始口服卡马西平,随着逐渐增加的药量,她出现了严重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用袁阿姨的话讲就是日子过得“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清华长庚神外团队收治病例后讨论决定:为袁阿姨实施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

  个体化三维模型设计

  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是指通过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局部置入机械球囊,压迫感觉神经节,导致神经节组织局部发生坏死,阻断疼痛信号向脑内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神经痛的目的。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将球囊精准、安全地置入脑内神经节的位置,虽然在临床上现有的导航技术也可以满足精准的要求,但导航设备昂贵、医疗花费较高,考虑到袁阿姨家庭经济实力,神外团队决定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导引板导引技术来实现靠高端导航设备所能完成的手术精准度。

  这就对手术团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首先,需要通过颅脑CT扫描,在计算机中重建袁阿姨头面部三维模型,手术模拟穿刺点和穿刺过程,依据手术模拟结果在计算机中设计虚拟穿刺导引板,模拟在穿刺导引板引导下穿刺针位置、方向和深度,为手术提供关键信息。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符合手术要求精度的实物导引板。

  术中使用3D导板穿刺

  8月14日袁阿姨被推进导管室,术中3D重建后选择最优投照角度,在双C正侧位透视下,3D导引板引导穿刺针顺利植入卵圆孔内,进而置入球囊,充盈压迫3分钟后撤出,整个手术操作时长10分钟。术后袁阿姨颜面部疼痛即刻完全缓解,而创口仅仅是面部口角旁的一个小针眼,3天后袁阿姨顺利出院。

  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技术关键是手术精度要求较高。而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的精确度,极大提高穿刺效率,减少因多次穿刺或误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另外,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的风险,尤其适用于微血管减压失败或复发、高龄和不能难受药物的患者。除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之外,神经外科目前已经利用自有的3D打印技术实施多例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7929帖子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Q Q:

956130084

中国·湖北

Email:956130084@qq.com

Copyright   ©2015-2022  站长技术交流论坛|互联网技术交流平台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得知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730号

  ( 鄂ICP备15006301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