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这周财报看了没,(https://xueqiu.com/4821089317/229284000)光学隔振平台http://www.gzyuli.com/guangxuepingtai/gxgzpt/【SIGMA西格玛光机一级代理商】广州誉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光学平台、光学隔振平台、光学气浮隔振平台、光纤调芯电控位移台、物镜等光学平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厂家公司,并代理了国内外先进的光学仪器和显微物镜器件等,是sigma西格玛光机总代理,主要有物镜,光学隔振平台,刚性隔振平台,气浮隔振平台,光谱分析仪,光纤调芯位移台,无掩膜直写光刻设备,空间光调制器,高光谱仪,显微物镜,光纤光谱仪等。热线:020-38880135
原文内容:传送门
1.公司简介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零件及产品制造商。
公司专业从事光学及光电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大类:
1、光学零组件,主要包括玻璃/塑料镜片、平面产品、手机镜头、车载镜头、安防监控镜头及其他各种镜头;
2、光电产品,主要包括手机摄像模组、3D光电模组、车载模组及其他光电模组;
3、光学仪器,主要包括显微镜及智能检测设备等。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手机行业、汽车行业、安防行业、显微仪器行业、机器人行业、AR/VR行业、工业检测行业、医疗检测行业八大事业板块。
2.发展历史
2.1 里程碑
2.2 组织架构
3.商业模式
3.1 卖什么?
3.1.1 产品矩阵
光学零件方面,公司车载镜头产品覆盖了红外车载、前视、后视等镜头产品,也生产了激光雷达视窗、自由曲面镜片等光学零件;
光电产品方面,公司的车载模组实现了对前视感知多目模组、红外夜视模组等全品类的覆盖,参与激光雷达组装生产并进军车载HUD等细分市场。
3.2 怎么卖?
公司传统主业为手机业务,车载、VR/AR 等新兴业务注入新成长动能。公司的成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及多摄的加速渗透,目前公司手机客户涵盖三星、华为、小米、北美大客户等全球头部厂商。
车载业务拓展成效显著,目前客户主要以 Tier 1 厂商为主,包括博世、麦格纳、法雷奥、大陆等,与 Mobileye、英伟 达等算法厂商合作密切,产品广泛应用于宝马、奥迪、沃尔沃等传统车企,以及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未来车载、VR/AR 等新兴业务将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公司营收结构将日趋均衡。
4.行业分析
4.1行业基础
4.1.1 激光雷达内部光学元件
4.1.2 摄像头模组产业链图谱
4.1.3 自动驾驶各个传感器部件
单车智能化:指单一车辆的智能化,在感知层面搭载多个传感器,通过雷达系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和视觉系统(车载摄像头)对周围环境进行数据采集,进而通过决策层的车载计算平台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作出最优决策,最后交由执行模块将决策信号转为车辆的行为。搭载的传感器数量越多,越有助于捕捉更多的外界信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车载传感器搭配:车载传感器可分为摄像头、激光雷达(Lidar)、普通雷达(如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无论是依靠感知摄像头还是雷达,在性能、成本、 稳定性、抗干扰性等方面都不能保持绝对优势,因此多采用不同传感器搭配融合,以实现性能与成本等的均衡,并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解决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问题。
摄像头:能够得到丰富的纹理,特征信息,相比毫米波、激光雷达,采用图像数据能够实现 车道线检测,交通标识符检测,freespace等功能,但容易受到光线、天气等因素影响,容 易产生“运动模糊”而无法对高速运动物体测速等。
红外相机:利用普通CCD摄像机可以感受红外光的光谱特性,配合红外灯作为照明源达到夜 视成像的效果,通常在芯片表面加滤光涂层或在镜头中加滤光片滤掉人眼不可见的光以恢复 原来色彩,具有夜视效果。近红外线的绕射能力具备穿透能力,可穿透烟雾、墨渍、涤纶丝 绸等材料。
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测量距离远,通常能达到200多米,并且受天气影响较小,电磁波 在雨雪、大雾、粉尘中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不足之处在于对某些材质回波弱比如行人、锥桶 或塑料制品等识别率较差;对金属材质特别敏感,导致虚警率很高;采样稀疏导致原始数据 噪声大,目标抖动;径向目标探测较准,但是切向目标敏感度差;原始数据只有距离和角度信息,缺乏目标高度信息。
超声波雷达:受到雨水、粉尘、泥沙的干扰较小,在空气中穿透性强、 衰减小,短距离探测 中精度较高,常用于泊车场景,但不足之处在于声波传输易受天气温度影响,高低温下测距 误差大;声速远低于光速,车速较快时实时测距误差大;无法给出目标位置等。
激光雷达:对光照变化不敏感,不受夜晚场景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工作;测距精度相比其他传感器都要高,具有抗干扰能力;感知周围信息量较为丰富,但不足之处在于受雨雪、雾天、粉尘等气候影响性能下降,对某些低反射特性的材料测距精度不佳,硬件价格昂贵等。
4.1.4 HUD 技术
什么是HUD (Head Up Display) ?
HUD是将时速、导航等重要行车信息投影至挡风玻璃上的平视显示系统,其存在 主要是为了行车安全,让驾驶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避免低头查看仪表板而忽 略前方路况,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HUD产品种类
依照成像方式,可分为C-HUD、W-HUD和AR-HUD三种, 技术较成熟的W-HUD为当前市场主流,占比超过90%。
相 比 较 于 W-HUD , AR-HUD能提供更宽广的行车影响,可动态显示路况,并且显示较为完整的 ADAS资讯。因此,AR-HUD有望成为未来主流HUD产品。
4.2行业规模
4.2.1 车载模组市场
车载模组市场增量可观,目前 Tier 1 占据主导地位。封装环节占车载模组约 19%的成本占比,根据我们的测算,2025 年车载镜头模组封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72 亿元,2030 年将增至 307 亿元,市场增量可观。从格局来看,目前海外 Tier 1 厂商占据主导地位,根据 ICV Tank 数据, 2020 年全球前三分别为麦格纳(11%)、松下(9%)和法雷奥(7%), 全球 CR6 约 44%。
Tier 1 角色软化背景下,舜宇有望在车载模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早期 车载摄像头对像素和规格要求较低,Tier 1 厂商主要采用较低端的 BGA 封装技术。
随着 ADAS 技术不断升级,高像素、小型化的车载摄像头封装工艺更为复杂,逐步采用 COB 封装技术。从 Tier 1 角度,新建封装产线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且软件利润率较硬件更高,因此 Tier 1 倾向于将封装业务交由舜宇光学这类专业车载镜头厂商完成,Tier 1 角色逐渐软化。
从公司角度,公司在手机镜头封装领域具有较高市占率,工艺经验丰富,且进入车载模组封装领域已有 13 年,21 年公司车规级 COB 封装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较强的封装技术实力使得公司有能力在车载 镜头业务的基础上承接封装业务,并作为 Tier 0.5 厂商向车企供应车载 镜头模组。截至 21 年底,公司基于 Mobileye、英伟达、地平线平台的 8MP 环境感知模组已获得 10 多家客户定点,其中地平线和 Mobileye 项目已实现量产,DMS、OMS 等车载模组也已实现量产交付。
公司在高像素、小型化车载模组封装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在 Tier 1 角色 软化背景下,车载模组业务将迎来新增量,公司有望在全球车载模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4.2.2 激光雷达市场
激光雷达赛道具备高弹性,上游迎来确定性机遇。激光雷达在高级别自 动驾驶中不可或缺,2022 年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奔驰 S、宝马 ix、蔚 来 ET7、小鹏 G9、理想 L9 等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车将开启交付。
根据我们在汽车电子系列报告《智能驾驶迎来风口,激光雷达乘 风而起》中的测算,2030 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 1042 亿元,2021-2030 年 CAGR 高达 79%,是自动驾驶感知层中弹性最大的赛道。
激光雷达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扫描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组成,对应上游的元器件包括激光器、探测器、光学元件以及信息处理芯片。虽然下游车企选择的方案各有不同,但在元器件的使用上具有共性,因此与 主流整机厂合作并拿到定点的上游元器件厂商具备高成长确定性。
从激光雷达 BOM 拆分来看,收发模块和光学元件成本占比较高,棱镜式半固态和 MEMS 微振镜激光雷达的收发模组及光学部件成本占比均高达65%。
4.2.3 HUD 业务市场
据 Technavio 测算,全球车载 HUD 市场规模将 由 2020 年的 12.4 亿美元提升至 2025 年的 32.2 亿美元,CAGR 达 21%。未来几年国内乘用车 HUD 也将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根据佐思汽研数据, 2021 年国内乘用车 HUD 渗透率已超 5%,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0%, 其中 AR-HUD 占比将达到 25-30%。
舜宇作为车载光学领先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HUD 业务,公司已于 2021 年实现了 HUD-自由曲面镜、全息 AR-HUD 核心光学引擎的量产,未来 HUD 业务将为公司营收贡献新增 量。
4.2.3 智能大灯市场
1、AFS 是基础的智能大灯系统,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近光灯模式;
2、ADB 系统则在 AFS 基础上融合了摄像头等传感器应用,自适应远 光灯调整功能能够防止对面来车和行人出现炫目;
3、DLP 智能像素大灯则在 ADB 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息交互功能,具备投射斑马线、路标图形等投影功能。
根据 GMI Research 数据,2025 年全球智能大灯市场规模将 达到 64 亿美元,2019-25 年 CAGR 为 6.0%;据前瞻产业研究预测,中 国智能大灯市场规模将由 2021 年的 123 亿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78 亿 元,CAGR 达 9.7%。
整体来看,智能大灯市场将实现稳健增长,中国 市场增速相对较快。近两年舜宇光学智能大灯业务取得了不错的进展,2020 年便完成百万级像素车载智能大灯的研发,2021 年多款万级像素 投影模组的核心镜头产品实现量产。布局智能大灯业务对于公司实现车载多业务协同、打造车载光学一站式服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3行业参与者
4.3.1 车载镜头技术对比
车规供应链认证流程
舜宇车载镜头优势
产品品类丰富且成熟:自公司布局车载光学领域已有多年,产品种类、像素质量、镜片稳定性方面行业领先。公司相继实现后视、环视、前视、内视、电子后视镜、红外车载镜头的量产。车载镜头 为保障产品稳定性,舜宇利用较成熟的玻塑混合技术与生产工艺,成功研发玻塑混合的前视镜头和舱内监测镜头,并实现全玻非球面镜头的量产。
产品技术领先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其对于车载镜头像素要求也越来越高。舜宇已实现8MP 侧视、后视、前视等镜头的量产,而同业主要竞争对手也仅实现1、2MP镜头产品的量产。
8MP的 摄像头可实现 200-250米的探测距离,且视场角可达 120 度,有助于自动驾驶系统提前看清并减 小感知盲区。通过解决塑胶镜片的温漂问题,舜宇在2021年完成了含多片塑胶镜片的2MP和3MP的 玻塑混合ADAS车载镜头的研发,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亦提升了产品性能和产能。
同时,通过 采用特殊塑料材料和特殊镀膜工艺,解决外露面塑料镜片的可靠性问题,舜宇实现了全塑料后视车 载镜头的量产。
客户壁垒牢固
汽车零部件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车规级可靠性测试,整个认证周期下来大概需要2-3年, 舜宇当前主要汽车客户包括全球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奥托立、博世、大陆、日本电装、麦格纳、 Mobileye等),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车企(奔驰、宝马、奥迪等)以及新势力车企(百度等)的众多车 型,车企关系形成了牢固的客户壁垒。2021年,公司多款基于英伟达、高通及地平线等平台的8MP ADAS车载镜头已通过认证,并获得了多家车企平台化项目的量产。
4.3.2 车载模组产品优势对比
布局车载模组全产品线
公司深耕全产品线的技术要素,目前已实现对前视、后视、侧视/环视、内视等车载模组的全品类覆盖。舜宇于2021年内完成了300万像素全景车载模组、300万像素电子后视镜超广角车载模组及超高像素汽车视频日志(“Carlog”)车载模组等车载模组的研发,并实现了多款环境感知车载模组( 8MP模组全球首发)、舱内驾驶员检测模组和座舱乘员检测模组等模组的量产,这些产品的量产将为自动驾驶安全驾驶提供更多的保障。
生产与测试技术领先
公司基于多年在模组行业的深厚积累,生产方面,自研连线变换反馈矫正线体并投入使用,实现车规级板上芯片封装(COB)、主动对准(AA)及测试一站式的生产及流转,在节省流转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流转不良比率;
测试方面,公司开发可用于OIS类手机摄像模组测试的设备并已成功投产,实现自动上下料及一人多机的作业方式,大幅提升测试效率。
海内外客户升级
子公司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车载模组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国内外设立分销公司,以日系客户为基础,拓展欧美、日韩、国内合资、自主、新势力造车等知名客户群,稳定的量产能力及优质的客户群体支撑公司的稳定发展。
2021年,公司适配地平线、Mobileye及英伟达平台的8MP车载模组已获10余家客户定点(地平线和Mobileye平台8MP车载模组已量产 )。
4.3.3 激光雷达优势对比
半固态式为当下主流,固态式等技术成熟将迎来新增长拐点。机械式依赖机械运动部件,在体 积和寿命上难过车规认证。半固态式稳定性、性价比高,优先通过车规,是当下市场主流。而随着3-5年后固态式与FMCW技术进一步成熟,激光雷达将进一步从价格昂贵、模拟信号输出、机械旋转式的初始阶段,逐渐过渡到价格亲民、数字信号输出、关键元件固态化的阶段,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老牌车企率先搭载LIDAR,新兴自动驾驶玩家陆续加入。激光雷达全球市场近来年逐渐开放,海外厂商在上游和中游先行领跑, Velodyne、Quanergy、Ibeo等老牌厂商优先掌握技术和 客户群,也率先同老牌车企达成合作。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北科天绘、镭神智能等国产企业 先后崛起,与新兴自动驾驶车企建立合作,等待相关产品落地。
车载光学Tier1布局集成与软件,专业Tier2把握新增长机会。类比车载摄像模组市场,知名 Tier1厂商更偏好高收益的集成、软件端,给予Tier2转变机会。同样,在激光雷达光学产业链中,拥有成熟光学研发、制造技术与稳定客户关系的原Tier2,具备新的增长机会。
5.风险与危机
1)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是车载光学和激 光雷达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若渗透率不及预期,将对公司增速造成 一定影响。
2)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手机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若下游智能 手机需求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3)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中涉及企业、行业资料范围较广,企业批量信息的情况不统一,信 息的时效性存在一定风险。
4)市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报告中市场需求/规模测算基于一 定前提假设,有不及预期的风险。
6.参考资料
1、舜宇光学官网
2、中泰证券-舜宇光学科技-2382.HK-全球光学龙头厂商,车载提供第二增长引擎-220526
3、国海证券-舜宇光学科技-2382.HK-深度报告:手机光学龙头,探索车载、VR的星辰大海-220620 2023/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