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针对重点的SKU,利用四象限分类法,以清晰定位针对性采取措施。 流量款(高销量、低利润):例如SKU2,销售额很高,费用占比高达69.1%,利润率较低,需针对性对其进行费用、产品成本与流量承接的优化。 利润款(低销量、高利润):例如SKU17,销售额较低,费用占比只有37.0%,利润率远高于均值,我们可以考虑提升此款广告预算,将低销量高利润款转化为“量利双高”的潜力爆款。 用四象限分类法帮助清晰定位产品角色,针对性采取措施,放大现有优势,避免资源浪费。 全店维度分析,纵向对比找异动 (不代表真实卖家数据,仅供参考) 从历史报表来说,这位卖家的入库配置服务费上升明显从1.1%上升到1.8%,需要优化。我们下期将会讲解如何优化入库配置费。 对比过去和现在,清晰掌握每一项费用的占比情况及异动方向,为成本结构绘制“体检报告”,才能精准定位“钱花在哪儿”,为后续制定优化策略锚定方向,避免在降本之路上盲目摸索。 总结而言,卖家们第一步需要查看后台费用报告,第二步通过以下方法开启费用分析,就能精准定位费用涨在哪、为什么涨,找出物流成本升高的根因: 盯紧深挖爆款:降本空间主要藏在头部ASIN里,利用80/20法则精准定位; 分类管理治根本:四象限法帮您看清每款产品的“真实贡献”,让成本降低与资源投入更精准; 全店纵向对比:用月度费用表快速揪出飙升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