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很多落户优惠政策。”小鲁说,“我投了几份成都和杭州的工作。毕竟和首都相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要小一些。”
“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落户政策的密集出台。其中,武汉、长沙、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或重点城市,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伸出橄榄枝。“租房就可落户”“先就业再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频出,被形容为“抢人大战”。与此同时,积分落户等落户限制条件,亦出往常各地的户籍新政当中,渐成“标配”。
① 北京佰汇盈金融效劳外包有限公司:二线城市放宽 完善落户制度
记者梳理发现,在曾经出台户籍新政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中,均对落户设定了积分或限制条件。
例如,河南郑州在落户条件中明白,对参与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请求不得超越2年;江西南昌则请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满2年,并按规则参与城镇社保;福建厦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依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请求,树立积分落户制度;湖北武汉提出,在中心城区实行积分落户制度,但放宽开发区、新城区区域落户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度展开与战略研讨院研讨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文凯说,各大城市密集出台户籍新政,是在中央户籍变革的大框架内中止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变革的细致举措。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变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合理肯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厉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范围。其中,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范围和节拍,能够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等作出较严厉的规则,也可分离本地实践,树立积分落户制度;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则要树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2016年,《关于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计划》则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与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寓居年限等为主要依据,辨别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处置契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专家指出,特大城市设置落户门槛,是为理处置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经过积分等条件加以控制,以使城市有序展开,完成转型。
② 北京佰汇盈金融效劳外包有限公司:吸收专业人才 优惠政策频出
相关于针对普通人群的落户门槛,各大城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可谓是“大门常翻开”。为了吸收专业人才落户,各地争相“放大招”。
江苏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湖北武汉规则,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山东济南则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四川成都能够凭毕业证落户;湖南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
关于住房等“痛点”,这些城市也纷繁推出“大礼包”。有的只需租房即可落户,有的还为毕业生提供租房、购房补贴。
武汉将树立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南京规则,契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最高每年可达1.5万元,博士、硕士毕业生初次购房,可取得3万元至6万元的购房补贴。
关于高端人才,各地同样不吝资金支持。厦门对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长沙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收贮藏100万人才;到杭州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有机遇取得一次性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专家以为,一些中央限制普通人口增长,但是仍会鼎力引进专业人才,以追求产业展开,增强经济生机。
孙文凯说,省会城市及重要中心城市“抢人才”,其实是在控制人口范围的前提下,增加了某方面的权重,使得专业人才更容易落户。
③ 户口并非万能 尚需综合施策
国度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现,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进步1.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比上年末进步1.3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
依照有关规划,2020年要完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抵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抵达45%,各地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减少2个百分点以上。
孙文凯说,从一系列数据能够看出,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与中等兴隆国度仍有不小的差距。国际阅历显现,这一阶段人口仍将持续向大城市流入。因而,小城市放开、大城市控制的户口迁移政策,仍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固然敞开怀抱招纳英才,但各大城市的人才流入却有些冷热不均。新政实施后,有的城市“门可罗雀”,有的城市却“门可罗雀”。
对此,孙文凯表示,户口不能“包治百病”,只是“如虎添翼”。假如没有优秀的经济条件,户口的吸收力就大大降低了。特别是关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同样的政策,与沿海城市相比,集聚效应就消了不少。
受访专家表示,下一步的户籍变革,不能拈轻怕重,要啃硬骨头。孙文凯以为,从户籍变革思绪来说,一定要顺应经济规律,减少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壁垒。为此,应增加人口流入地域的中央转移支付。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展开,‘投靠型’城镇化趋向会愈发明显。过去是农民工进城,未来老人、孩子也会一同进城,对应的城市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也会增大。”孙文凯说,除此之外,统筹社会保证也同样重要。
此外,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与城市规划才干的缺乏关系密切。专家以为,要用合理的城市管理和规划,处置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问题。
④ 一线城市收紧 控制人口增量
来自猎聘网的数据显现,今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中,杭州、深圳、武汉、西安、苏州名列前五。北京、上海、广州虽名列前十,但人才流入率已低于很多二线城市。
有学者指出,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线、三线城市,能够优化国度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展开。
房价高企、落户不易,种种要素招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率放缓。今年,关于高校非京籍生源毕业生,北京依然实施户口指标“总量封顶”,且将继续大幅缩减。此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就业报告已显现,2016年,两校毕业生的留京率就已跌破50%。
孙文凯以为,北京给户口指标设限,是希望经过控制“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国有部门的户口指标数量,来限制人口增量。但是从实施状况来看,固然关于调整人口范围有一定影响,但对人口总量的影响不大。
“决议人口总量的关键要素还是经济规律。”孙文凯说,户口作为一项公共福利,更多地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至于能不能就业、能挣几钱,户籍政策的影响不大。
孙文凯指出,固然对限制人口增长作用不大,但是户籍政策关于人口结构调整还是有一定影响。专业人才会因户口留在北京;农民工等群体,即便没有户口,可能也不会分开;而中间层的人才,到二线城市能够拿到户口,生活压力也小,就会分开北京。
专家以为,一朝一夕,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可能会和欧美大城市一样,呈现中间层人才缺乏的现象。
孙文凯说,这一现象是随着市场规律自发构成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现有的户口制度和户籍变革思绪,也加剧了人才分层的过程。他倡议,应依据状况适时、恰当调整相关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