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普及推广的探讨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纯电动汽车的最大优点是:无废气排放,无噪音污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相对低,能源效率高于燃油车辆。
纯电动汽车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出现的历史也比燃油车更早,为什么至今没有成为主流呢?
纯电动汽车无法普及推广的主要障碍:
1、价格高:
纯电动汽车价格过高,是无法普及的最大障碍;
比亚迪E6的售价在30-36万左右,去掉政府补贴十几万,车辆购置成本还要20万左右,本文主要以E6来举例。因为E6续行里程最长,已作为出租车在深圳运营多年,相比其它车型更能说明问题。
2、使用不便:
充电桩及充电站数量太少
3、配套成本过高
充电桩成本在1万至4万元之间,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在500至1000万之间。均需要土地规划,建设周期长,赢利遥遥无期。建设成本的增高,使得充电使用的成本相应增高。
这些弊端也使得无人愿意投资充电站。
充电站建设成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设备成本,人员成本,电费
3、充电时间长:
目前最新技术可在20-30分钟充满80%电量,相对于加油的时间,还是太长了。
如果20分钟充一辆车,充电站的接待能力将很有限,车主耐心也是有限的。而且快速大电流充对电池有伤害,会降低电池的寿命,增加爆炸的风险。
纯电动车产业的普及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赢利!赢利!赢利!
纯电动车产业对于生产者及供应商而言:只有赚到钱,产业才能生存!只有赚钱,才有人愿意投资。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纯电动汽车只有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低于或至少接近燃油车,便捷程度和燃油车相同,才有可能普及推广!
换电式——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唯一出路
什么是换电式电动车?
纯电动车在电池耗尽之后,直接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而不是采用充电的方式。
新车购置不含电池,电池采用租赁形式:
纯电动汽车的成本,大部份来自电池。以比亚迪E6为例,电池成本将近10万元。
去掉电池,等于去掉了10万的购置成本。
车主购置车辆时,交付电池公司部份押金(电池成本的30%-50%),拿到电池使用权;而这个押金是产生利息的,电池公司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每年支付车主利息。这个方案相当于电池企业以存款利息的成本,拿到了贷款。(一般家庭总还是有几万活期存款备用的吧)政府也可协调银行向电池公司提供低息贷款,以补贴不足。
电池企业 自建租电渠道 或 发展加盟租电商
租电商从电池企业购置专用充电设备及电池组,无需土地规划,各小区门面即可开店,网点可快速铺开。电池以中慢速充电,利于电池循环寿命。
电池企业的营利来自自有渠道的租电费和向加盟商出售充电设备和电池。
租电商以电池续行里程向车主收费
每组电池配有数字芯片,记录车辆信息及行驶里程。租电商以每公里0.3-0.5元(仅相当于0.8排量的燃油车的使用成本)的价格向车主收取费用。
租电成本测算:
以比亚迪E6为例,百公里用电约20度,如以民用电费0.5元计算(政府补贴或政策优惠),每公里成本0.1元左右;
E6电池寿命里程如果以100万公里计算的话,电池成本10万元,摊到每公里的电池成本0.1元左右。
假设租电池收费以0.4元/公里计费,减去电费成本和购置成本的分摊0.2元/公里,还有0.2元的毛利。
(0.4元/KM(收费)-0.2元/KM(成本))X100万公里=20万元
也就是说,在一组电池寿命周期内,可产生20万的利润。
(注:E6电池数据来自网络) 官方数据可能有水份或误差,理论上电池寿命只要超过50万公里,此方案仍有可操作性。
假设租电商购买12组电池,总计120万投资,可产生240万的毛利。
假设更换电池需5分钟,而充满电池需1小时的话,12组电池正好一个小时循环。
12组电池寿命周期共计1200万总里程(我们以公里数计算,这样比较好理解)
假设每日接待100位车主,而每位车主消费200公里(因为不太可能用耗光电池才充电),
等于每日售出20000公里。12组电池在1年左右收回成本,2年左右时间售完。
而电池在100万公里后仍有回收价值,这部份还将降低电池的购置成本。
就算3年才售完全部里程,每年80万的毛利;
以此类推,就算4年售完,每年的毛利是60万已足以支撑起一个租电商了。
在产业初期,可能顾客较少,应将毛利率设定的高些,这样才能保证租电商的生存。
在产业大规模普及之后,规模生产后电池成本将大大将低,同时形成2-3家电池供应商,形成竞争局面,可降低租电池的成本。
纯电动车的普及,使客源增加,电池成本回收更快,租电价格将更低。
车主的使用成本,并未增加
因为当前充电站及充电桩的使用也是要收费的,而且充电站的收费将更高,因为充电站的建设成本更高。
车辆的购置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也降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