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开启左侧

[谈股论金] 价值成长投资 稳健赢利之道

[复制链接]
蜀山剑派 发表于 2015-3-19 12: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上证指数依然在2000多点半死不活的挣扎。自2007年高点6124算起,目前上证指数已经跌去三分之二,不少周期性股票和无业绩支撑的垃圾股下跌90%以上,很多投资者被严重套牢,在水深火热之中备受煎熬。但是,如果我们将沪深2400多只个股按涨跌幅排序却会发现自2012年立春以来(笔者习惯按照古人的智慧,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虽然上证指数依然在2200点附近徘徊,但两市上涨50%以上的个股有260只(其中包括很多我们在上一个帖子《消费垄断,长线是金》中持续跟踪关注的高成长股如上海家化、云南白药、聚龙股份、网宿科技、蓝色光标、华策影视、华仁药业、安科生物、红日药业、信立泰、长春高新、碧水源、汤臣倍健等等等等),而下跌超过30%以上的个股也多达300只(包括众多景气下降的历史大牛股张裕、洋河、七匹狼等)。冰火两重天!明显的结构性行情。

  我们不禁要问:跟07年和09年的普涨行情相比,不同股票之间走势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其原因何在?决定股价涨跌背后的根本力量到底是什么?是技术形态?显然不是。是名字响亮?这个嘛,恐怕也不是。是资金推动?沾点边了,但还只是表象。为什么资金只推涨少数股票而抛弃大多数股票?因为成长性?没错!决定股价涨跌的根本力量正是“企业利润的持续成长动力”!很多看过旧帖的股友应该早已明白其中奥妙所在,而很多投资者(包括很多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老手),仍然没有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理念仍然停留在2006年和2009年大牛市的时代,难以把握当前弱势市场中的结构性行情,死抱着强周期性股票如有色航运造纸钢铁等,眼睁睁的看着股价从10楼跌到1楼,再跌到地下室,最后跌入十八层地狱。还有一类投资者,他们死守着成长性不佳ROE不到10%的平庸企业,郁闷的“享受”着横盘震荡的“乐趣”。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才能发现虚幻表相下面所隐藏的秘密。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我们在市场上所购买的并不只是一个股票代号,我们哪怕只买100股,也拥有股票代码后面所代表的那家企业实实在在的部分股权!长期而言,只有企业持续成长,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多,股价才具有持续上涨的源动力!而利润持续下降的股票,是难以得到资金青睐的。试问有谁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利润年年下降甚至大幅亏损的?而一般的概念股炒作,因为不具备业绩持续上涨动力的支持,纯粹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怎么涨上去就会怎么跌下来。因此,在当前这个弱势市场,只有那些利润持续高增长的股票才能得到大资金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关照,成为漫漫熊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三个:一、买什么?二、何时买?三、何时卖?欧奈尔说过,好的买点已经解决了卖出的一大部分问题,根据“绝不让已经获利20%上的投资再度变成亏损”这一止赢天条,只要买入之后能够获利20%以上,理论上何时卖出都是没问题的。只要先做到不亏,最终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要解决买什么与何时买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市场上主流的两种投资理念:基本面投资和技术面投机。

  基本面投资者认为股价是由基本面(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只要分析好基本面,确定当前股价相较于企业内在价值是否低估就能解决买什么和何时买的问题。但是对普通散户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对企业信息的掌握往往是不充分的和严重滞后的,很多利好等你知道的时候股价已经上天,很多利空等你知道的时候股价已经下地;而技术面投机者认为,有关于企业价值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完全并且充分的反应到股价的变化之中,因此不用研究基本面,只需要根据K线和量能形态所反应的信息就能解决买什么与何时买的问题。这一类人的智慧层次应该跟彩票店里那些研究号码走势的人半斤八两不相上下。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类天生就有发现总结规律的倾向,即使所谓的规律原本只是巧合。当同一“因果”事件出现两次以上时,人类会想当然的认为第三次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例如掷硬币时,如果出现两次正面一次反面的组合,然后又出现两次正面一次反面的组合,当第三次出现两次正面时,这一类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下一次抛出的肯定是反面(实际上出现正面反面的概率每一次都是50%)。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只要去游戏厅看看那些玩电子赌博游戏机的人就感觉一点都不可笑了,他们输得倾家荡产仍然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所谓的规律。

  通过考察近百年的证券投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基本面投资者在持续稳定赢利方面是完胜技术面投机者的。在投资领域,众所周知的富豪投资家和名星基金经理们如巴菲特、费雪、邓普顿、戴维斯、彼得林奇、马克斯等人都是以基本面分析取胜的。而技术面投机者如鼎鼎大名的杰西?利弗莫尔曾经四次破产,四起四落。他曾经因一时投机暴富名噪华尔街,成为当时的顶级富豪之一,过着极尽奢糜的生活,但是在最后一次投机失败破产之后,因为感情生活等诸多原因,以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伟大而疯狂的一生,并留下了“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这一令人扼腕叹息的遗言(关于他的故事,百度百科里有详细记载)。此外,波浪理论的创建者艾略特据说从没炒过股,而被捧得神乎其神的江恩据说临终遗产只有区区10万美元。或许是我孤陋寡闻,环顾当今投资界,单纯靠技术稳定赢利并积累亿万财富的人似乎并不多见。

  基本面投资又可以分为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两派。前者以格雷厄姆为鼻祖,该派理论强调企业帐面资产的价值,看重安全边际和清算价值。他们以大大低于企业净资产和净营运资本的价格买入股票,等待价格回归合理(或者直接控股清算),赚取数十个点的利润即抛出。而成长投资理论的鼻祖为费雪,该派强调企业成长的价值,认为应该长期持有那些赚取超额利润并且利润不断增长的企业,享受数十倍的丰厚利润。简而言之,价值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目前的帐面价值,而成长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未来的赢利成长空间。

  按照佛教中观理论,我们看待任何问题,如果偏执一方,就必然有所疏漏不够完美。因此,世界顶级富豪之一的股神巴菲特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最终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完美结合,可谓是价值成长投资集大成者。巴菲特自己也说过,他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如果不是芒格和费雪引导他走向成长投资,他不可能拥有现在这么多的财富。在早期合伙阶段(1956-1969),巴菲特是彻底的格雷厄姆信徒,这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然,当时的市场乏人问津,大量股票的价格低于净资产的50%,以不到5倍的(有的甚至是1倍)PE交易,那一段岁月是古典价值投资者的天堂。后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已经可遇而不可求,巴菲特因此解散了合伙公司。当然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为了重组伯克希尔等更为高明的考虑。国内很多投资者往往只看到巴菲特投资大师的一面,没有真正了解他作为重组大师、并购大师、管理大师的一面。如果仅仅依靠投资,他的财富可能只有目前的十分之一,而这也是其他以管理基金而闻名的投资大师财富远远不如他的原因。

  古典价值投资的没落将巴菲特逼进了成长投资这一新大陆。1972年初,由伯克希尔控制的blue chip stamps(蓝筹印花)公司,以2500万美元收购喜诗糖果公司100%的股权。1971会计年度,喜诗公司净资产800万美元,销售额3000万美元,税后盈余200万美元,净资产收益率25%。收购市净率3.1倍,市盈率12.5倍。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拥有蓝筹公司60%股权,也就是说,伯克希尔透过蓝筹拥有喜诗60%股权,伯克希尔付出的代价为2500×0.6=1500万美元。到2007年,喜诗累计为伯克希尔产生了13.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交纳营业税后,净利润约为12.6亿美元(此案例数据来源于网络)。巴菲特在这一笔投资上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一笔投资显然是与格雷厄姆的古典价值投资方法大相径庭的,格雷厄姆不可能以3.1倍市净率去买入一家成长型公司。从喜诗糖果开始,巴菲特逐步将格雷厄姆的“古典安全边际”理念发扬光大,并且与费雪的成长投资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价值成长投资”理念,即以合理或低估的价格(“现代安全边际”)买入拥有长期竞争力、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享受复利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众所周知的给巴菲特带来巨大成功的可口可乐、吉利等投资都是遵循的这一理念。

  综上可知,“价值成长投资”理念不是我的独创发明,也不是国内某个天才投资者的独创发明(还真有博主为了吸引代客理财资金,把自己吹得比巴菲特还牛的)。“价值成长投资”理念的传承来源于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戴维斯、欧奈尔、彼得林奇、马克斯(七剑下天山?)等海外投资大师。近年来,我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研究这些在财富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富豪大师们的投资理念与经典投资案例,并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加入之前多年摸索总结的实用技术(波浪理论、底部构造理论以及“凌波”“飞龙”指标),最终形成了以“安全边际、成长空间、量能形态”为核心的“蜀山剑派”价值成长实战投资风格:

  一、“安全边际”是战略基础。

  再好的股票如果价格不合理,没有安全边际,都不值得拥有。我经常说,安全边际是跌出来,风险是涨出来的。比如开篇提到的那些高成长股,如果在去年我们关注的时候买入,可以认为是具有安全边际的(当时很多利润增长50%以上的股票PE只在20倍左右,如旧帖中提到的丽珠集团我去年下半年建仓时PE不到20倍),而现在经过一轮大幅上涨之后,有一些高成长股PE已经高达五六十倍,显然已经不具备安全边际。这一类股票,只有经过较长时间调整并且未来利润可以继续增长才有机会再次介入。

  垃圾股、概念股根本谈不上什么安全边际,其未来的业绩完全是不可预见的(或者根本就没有业绩而言,亏损或赢利几厘几毫)。我们关注的股票以消费、医药类为主,因为巴菲特说过:“在一块动荡不安的土地上,不太可能建立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美国百年证券史表明,“消费垄断成长”是大牛股的温床。稳定的行业是安全边际的重要内涵之一,很多周期性行业、订单型公司,收入和利润极不稳定,很难对其价值作出长远估算。

  安全边际的估算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你不需要知道一个人确切的体重就可以判断他是否是一个胖子。很多投资者说,我无法判断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多少,当然也不可能知道什么价格具有安全边际。我不免要问:如果街角那家面包店准备转让,而你准备接手,在不知道这家面包店拥有的净资产是多少,过去每年的赢利是多少,未来大概每年能赢利多少的情况下,你会开出什么样的价格?你能否知道什么样的价格是不吃亏的?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无论是几十万的小生意还是几个亿的大生意,考量企业价值的标准都应该是一样的,即能否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业能力圈,不要买那些你看不懂且无法估算其价值的企业,不然你就是在赌博,只是在天真的期待会有下一个傻瓜以更高的价格来接手。

  二、“成长空间”是战略目标。

  没有成长空间的股票,是长线投资者的坟墓,尤其是那些看似光芒耀眼的超大市值蓝筹股(2000亿以上)。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这些,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但是因为其体量太大成长空间有限,持有其股票的投资者完全享受不到“赚钱”的乐趣。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投资青年期的企业而不是中年期之后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比较喜欢次新股的原因。除了那些只为上市圈钱的垃圾,还是有不少次新股是朝气蓬勃并快速成长的。

  纵观全球百年证券史,消费垄断成长企业是永恒的投资热点。成长的可持续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两三年的高成长可以造就两三年内涨三五倍的牛股,一旦增长不再,股价便会遭遇戴维斯双杀,很多新兴产业的股票即是如此。而十年以上的快速成长可以带来数十倍的利润,如白药家化等企业过去十年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消费垄断成长股容易成为长线大牛股的原因。

  投资者看到财务报表上当年当季的增长数据反应的都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过去增长并不代表未来成长,拥有长期竞争力(护城河宽广),不惧对手价格竞争、新产品竞争的企业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力。要判断企业是否具备长期竞争力,除了参考ROE等财务指标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投资者对这个行业这家公司的商业赢利模式的理解与判断。一般而言,拥有独特资源禀赋和强大品牌价值的企业长期竞争力比较强。

  三、“量能形态”提供战术时机。

  巴菲特很少论及择时的问题,但实际上他对大势的把握是相当精准的,和邓普顿一样,两者都是逆向投资的顶级高手。“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是他的择时观最恰当的表述。对于拥有长期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我们能买到的价格当然是越低越好,而大熊市时往往会出现严重低估的价格。有时候,当企业出现危机但并不损害其长期竞争力时也会出现价值低估的机会,这个时候市场先生往往过度恐慌,大量抛售,导致股价严重低估。采取逆向投资策略的前提是:危机只是暂时的,企业可以快速的走出危机影响,不然碰到雷曼、三鹿这样的直接被危机整破产的企业就直接悲剧了。逆向投资的长线超级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可能好几年或者十来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资金量相对较小的散户投资者可以相对灵活一些,根据量能形态对拥有长期竞争力的成长型股票采取适当的波段交易策略:

  对于基本面非常好拥有长期竞争力的股票,当“安全边际”满足时,我们倾向于在中长期调整(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之后,周线五浪走完并且出现“一浪三”启动点(“凌波”跃龙)时开始分批建仓,并且在二浪调整结束,三浪放量启动时的中心买入点(“凌波”飞龙)加仓。任何时候,如果价格已经超越中心买入点10%以上都不再追高买入,并且应以中心买入点附近的波段低点设立止损位。

  综合来讲,我们在优质股票(“成长空间”巨大)价格合理或低估时(“安全边际”具足)买入,股价严重高估时卖出,时间可能是半年、一年、两年、五年或十年以上,具体应视市场表现与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定。比如在2007年那种整体市场严重高估(整体PE高达60倍)的时候,很多优质股PE高达七八十倍,这个时候是否还有必要一味死守不放?与头脑僵化思维固定的死脑筋不同,在聪明的价值成长投资者眼中,波段与长线并没有天然的分界线,一切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市场表现。如果股票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是同步稳健上涨没有过分高估的,为什么不可以持有更长时间?如果股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企业内在价值的上涨速度导致严重高估(或者内在价值的增长出现严重减速或停滞),为什么不可以波段性减仓?根据量子力学世界观和佛教无常观,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世间万物总是处于永不停息的刹那变迁中。好的企业也会遭遇危机,遇到利润增长乏力景气下降的时候,比如张裕、茅台、华兰生物等企业近来的表现(大跌之后或许机会正在慢慢出现,关键看企业景气何时回升)。不少国内的“价值投资者”因巴菲特一直持有富国银行、可口可乐这几只股票就机械化的照搬,不考虑企业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不考虑市值与成长空间的制约关系,不考虑估值水平的高低,将长线投资僵化为永久持有,一味死拿,实际上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严重误读。巴菲特永久持有部分股权的股票只有少数的几只(绝对控股的企业除外,与股市无关),其他股票都是大波段操作的,比如迪斯尼、强生、宝洁、中石油等。巴菲特长久持有这几只股票除了基于企业长期价值的考量之外,还有商业利益、道德信誉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个话题要展开来说很广,容以后有时间再讨论。

  “价值成长投资”理念看似只有简单的三点,但对普通的新手而言,要实际掌握运用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投资者长时间学习大师们的论著并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予以消化吸收。毕竟这个世界上天才少得可怜,没有谁可以无师自通(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谁上过几天大学就能毕业,没有谁上过几堂钢琴课就能弹奏《命运》,没有谁摸过几回方向盘就能去F1赛车。作为希望获得财务自由的普通投资者,与其在短线投机的死胡同里转圈,不如选择一条通往财富巅峰的光明大道徐徐前行,一路鸟语花香,山顶更是风光无限!

  PS:本文从博客文章《关于蜀山剑派之价值成长投资理念》修改增补而来,利用假期闲暇之余匆匆草就,加上笔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之所以在价值成长投资理念前冠以“蜀山剑派”之名,原因在于虽然有很多人研究价值成长投资理念,但每个人对于“价值成长投资”的理解不同,我所表达的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即蜀山剑派所理解的价值成长投资理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花两个晚上的时间码这么多字不容易,请尊重一下知识产权吧。

  ========================================================================================

  声明:

  一、本帖不推荐股票。本帖的主旨在于交流价值成长投资理念和价值成长股资讯动态。本帖中所讨论的任何股票都仅作为案例研究和资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当然,赢利也是你的,没人跟你分成)。当投资者准备买入一只股票时,最好不要是因为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怎么看:成长空间是否具备?安全边际是否具足?量能形态是否漂亮?

  二、本帖不咨询股票。咨询股票应该找您开户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证券法》虽然禁止他们自己炒股,但却允许他们为投资者提供买卖建议)。本人非常乐意参与价值成长股的讨论,如果您发现市场上有“业务简单易懂、拥有长期竞争力、价格合理,拥有优秀管理层的企业”(巴菲特选股标准),可以拿出来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三、欢迎理性交流。谢绝谩骂诋毁攻击等除了向公众展示其个人素质低下外于“世界和平”没有任何意义的过激言辞。

xk_4467620314267386252fb8ca7678f0f68.jpg
 

精彩评论14

正序浏览
泰山豪哥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蜀山剑派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楼主| 蜀山剑派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豪哥 1楼
  沙发
  -----------------------------

  豪哥真是眼疾手快啊。。。
 
 楼主| 蜀山剑派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格局真是寓意深刻,我与佛菩萨的距离隔着一座泰山,路漫漫其修远兮!
 
 楼主| 行者也是过客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帖报道 泰山老师好
 
行者也是过客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了 蜀山老师好
 
kertim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
 
股投小子 发表于 2015-3-19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一篇文章来报道。
  索罗斯的中国方法论(作者:南华早报)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对索罗斯进行了一次采访,采访内容涉及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股票、房地产等等。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宏观对冲教父,索罗斯会如何看待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经济?我们特编译这次采访的全部内容,以飨读者。

  问:你认为中国经济在2012年的表现怎么样?
  索罗斯: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是全球经济前进的重要驱动力。但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远不及美国,尤其就消费经济而言。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相比以前下降了。我对中国的贡献评价很高。

  问: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主要的威胁是什么?
  索罗斯:一些问题来源于外部环境,因为全球经济的低速增长,国际市场不能持续吸收中国一直在增长的出口商品和服务。一些问题也源于中国内部,因为中国必须要改变增长模式,把经济增长源泉从出口和投资重新定位到国内消费。
  这将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转型,因为居民消费只占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出口与投资占到了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经济加速增长并不能弥补另外三分之二经济的增长放缓。因此,整体增长率将会比以往的明显下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对中国今年GDP增长率做一个预测,但官方的预测是7.5%。低于一直到现在都被看作神圣不可突破的8%的底线。事实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因此相比较而言,7.5%意味着比较低的增长率。

  问: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转型会怎么样?
  索罗斯:我认为整体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并且这种现象不太可能会再次出现。这种高速增长的现象只会发生于经济转型的早期阶段,而中国现在正在进入的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所以高速增长一去不复返了。

  问:中国新的领导集体开始执政,你对新政府有什么期待?
  索罗斯:我相信他们意识到了做这种改变的必要性。因此,在未来十年执政的新领导集团必须开始这一改变,尤其是我认为前任领导集体在只剩一到两年执政时间时已经耽搁了这一改变,因此他们延长了旧体制存在的时间。这事实上给新领导集体增加额外的问题,因为这一延长使得这一年来一些严重的不平衡状况被恶化了。

  问:中国有哪些不平衡现象?
  索罗斯:通过刺激投资,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但是市场并没有相应扩大。于是,生产(不仅包括出口,还有投资自身)的利润率,都下降了。这就产生了金融问题——它增加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并且,政府开始限贷惜贷。因此,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公司不得不从准银行市场借钱。在投资的利润率降低的背景下,那种方式的借钱成本会高很多。当它要偿还这些贷款时,也许它会在筹集资金过程碰到一些困难。
  准银行市场主要由国有银行控制,它们拥有财富管理补助。银行会有一个隐性的保证,当财富管理公司在回收贷款时碰到困难时,国有银行会补偿这一亏损。
  在迄今为止发生的几起事件中,国有银行总是弥补了所有的损失。但是如果损失非常大,也许非国有银行中的一家不能履行它的义务,然后就可能出现挤兑。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与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它最终导致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
  现在,我认为当局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也有充足有效的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他们也知道2008年美国发生了什么。所以我认为他们能够处理这一初现的泡沫,避免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新领导层当前面临的问题。

  问:你对中国2008-2009年的政策效果有何评价?它们很成功吗?
  索罗斯:在2008年当出口出现了一个超过25%的突然下滑时,中国非常成功地刺激了整体经济。并且它们有刺激经济的资源。所以中国安全地度过了2008年的危机。

  问:你认为中国的金融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地运作?
  索罗斯:我对中国的金融管理制度评价很高。我曾经接触并了解过中国的金融管理(官员)。我认为他们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并且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我认为中国的管理者对于银行内部的运作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更详尽的知识。与此相比,西方管理者细节知识上的缺乏令人震惊。并且那就是过去悲剧发生的原因。

  问:你怎么样看中国的股票市场?
  索罗斯:股市并没有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上涨,这并不奇怪,因为那种增长事实上伴随着利润的缺乏。而股票市场总体来说是反映利润的增长,而非产出的增长。因为太多的产出都被用于投资和出口,这些利润率较低。事实上这甚至给银行带来了麻烦,也因为缺乏盈利给股市带来了问题。
  在五到十年内,如果政府成功转变了增长模式,并且更多的产出被用于消费,而不是出口和投资,那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公司利润就会提高。尤其是那些能够创新并且满足消费者品位和需要的市场竞争赢家能够成为非常好的投资对象。
  当然那将意味更大一部分的经济将会被私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控制,并且私营企业将更加独立于政府,也将不会为官僚主义付租金。那将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进步。

  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呢?你是否认为其中有泡沫?
  索罗斯: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脆弱,因为它已成为了人们非常偏好的储蓄形式。人们购买不止一套房产,尤其是那些拥有贷款能力的政府职员(这使得他们有能力购买不止一套房产)。所以有大量积累的无人居住的公寓,它们就像以黄金或者银行存款形式的储蓄。
  我认为至少将那些空的公寓卖掉或者对它们征税,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我认为房地产现在是非常危险的投资项目。
  我认为征收财产税将会非常有效,但是它必须渐渐地实施。正因为非常有效,就有可能导致市场崩溃。比如,如果一个政府职员有五套房产,其中四套是空的,他将为这五套房产缴税。他不能承受这些税收,他将会把房产卖掉。然后市场上将会充满待售的房产。这一政策必须慢慢地实施。迄今为止除了一些试点计划外,我并不认为这一措施已经付诸实施,但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细节。每年3%或5%的税收将会推动一些人去卖掉房子。

  问:你怎样看待中国领导层的城市化政策?对于城市化继续拉动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的期待是否现实?
  索罗斯:我认为这是非常符合现实的期待。不论政府是否规划,城市化仍然很可能会发生。并且领导层正在规划城市化,这使得当局能够合理地准备它。否则,你将不能为涌入或被吸引进入城市的人们提供服务,贫民窟会因此产生。这发生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世界到处都有快速发展的大城市。我认为这必然将会发生。并且我认为在这一方面,中国是规划城市化中的佼佼者。

  问:你认为中国政府经济规划能力怎么样?
  索罗斯:也许太死板了。我参观过天津规划的新城市(开发区),有一个规划,展示个人住宅以及在未来20年内的作用。我认为没有人有足够的远见来预测未来20年内的市场需求。观察事实上的发展与原先的规划的接近程度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浦东曾有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计划,并且事实非常接近于原来的规划。但是我对下一个计划能否如此成功心存怀疑。
  美国太倚重于私营经济,并且现在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在经济规划方面处于世界的前沿,也做得非常成功。但也许中国规划者对于自己设计未来的能力过于自信。有一种危险就是可能他们在规划方面做得过头了。
  我认为开始的迹象非常鼓舞人心,但对于形成一个观点来说还是太早了。现存的模式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成果。政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储备资源,比如说外汇储备。那使得他们有必要改正错误。

  问:假设你现在仍是一个积极的投资者,你会怎样描述中国未来短期或长期的投资状况?
  索罗斯:我也知道转型所带来的异常的困难。假如我还是一个投资者,我会在短期非常谨慎——未来一年左右,因为三分之二的经济将不得不降低增长速度,三分之一的经济不得不扩张。那使投资变得非常困难。更糟的是当有整体经济增速下滑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也许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储蓄的意愿会变得更强--他们会担心他们不再有稳定的工作,因此不会有足够的信心消费。然后经济的三大板块增长都会下降,那会导致硬着陆。
 
痴情的魚 发表于 2015-3-19 2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了
 
佚名  发表于 2015-5-1 10:41:59
 
哈 你逗逗他啊
 
佚名  发表于 2015-5-1 10:37:20
 
呵呵 哪天得看看 `~~~~
 
佚名  发表于 2015-5-1 10:44:33
 
朕要午休了..............
 
佚名  发表于 2015-5-1 10:57:11
 
貌似我真的很笨????哎
 
佚名  发表于 2015-5-1 10:55:00
 
真是天底下好事多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帖子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Q Q:

956130084

中国·湖北

Email:956130084@qq.com

Copyright   ©2015-2022  站长技术交流论坛|互联网技术交流平台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得知网络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6730号

  ( 鄂ICP备15006301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