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是市场大潮向前涌动的助力器,无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绕不过新品这一道坎。有人说新品的成功率一般在5%-10%左右,也即是说有90%以上的新品会死掉,为什么那么多新品会胎死腹中,昙花一现,经不起市场的“折腾”?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一种原因。
7 }9 W4 |2 h7 l }6 U4 L" f, T; R& R* `$ l. b5 `. t3 q
一、 粗制滥造致死。通常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技术、资金有限,为省工省料,做出来的产品往往品劣质次,从形式到内容皆比较粗糙,无疑是“自残而死”。& b9 V4 l1 h7 w/ m6 W: h+ v
二、 闭门造车致死。有些人根本不做市场调查,坐在家中苦思冥想,搞创意,玩卖点;最后搞出来的东西得不到市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要么价高出奇,要么怪诞无比,与市场实际完全脱轨,以致“含恨而死”。! M+ I: U+ _% j! {" E% A9 \* @8 C
+ j3 k1 I5 ^5 b 三、 急功近利致死。一些企业只求速度,不问困难,一味想着“快点上市,快点赚钱”,贪图短期利益。新品匆忙上市,价格、渠道、促销靠拍脑袋搞定完事,谁知新品进入市场销售不畅,难尽人意,常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恼怒而死”。: y& b4 @8 e. s- n
+ Z" e( @# a" Z7 S 四、 盲目跟风致死。某些企业看市场流行什么,“火”什么,便跟着做什么。不管这些产品适合不适合自己,只顾眼前,盲目跟风,一窝蜂地去模仿,结果是“短命而死”。( p8 ]% d* b. |1 ?" J1 W
1 N+ y" o O& m9 h6 `6 M6 F 五、 推广不利致死。企业“重产品,轻市场”,舍不得市场投入,谈“费”色变,若大的中国市场,就靠十几条枪在那玩,市场进展缓慢,人员流失频繁,团队执行力下降,“不战自败”而死。 s4 ^, P8 \, A9 ~
y/ K" q5 ^1 `, R
六、 渠道错位致死。到底是全渠道运作,还是单一营销渠道突破,或是选择两三个渠道主攻,要对产品进行定位。定位不准,渠道选择不当,对新品的推广是致命的,这种死法属于“不明不白”而死。5 e3 K9 d6 l: E9 F, y4 o
. Z2 p$ k2 R1 A& X$ p
七、 守株待兔致死。以经验取胜,墨守成规。新品推广仍按以前的老思路、老方法、老一套,营销From EMKT点com点cn没有创新,手法没有变化,无法适应当前市场形势的发展,导致新品屡推屡败,“因循守旧”而死。2 i5 Z- N/ Z" u4 t4 Z. H
4 s& T4 ~; l$ P 八、 资源枯竭致死。产品、营销战略、战术、团队都不错,但是企业资源有限,配置不足,后继乏力,难以维持,最后“悲壮而死”。
3 u+ S+ s0 Y4 \: i$ i) M( Q1 }; _" G5 p3 F2 o. S
九、 产品超前致死。产品是好产品,但过于超前,市场导入艰难,短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满意的效益,项目终止,新品下马。但是数年后,同样的产品却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大放异彩。此为“生不逢时”而死。1 }/ r6 M* C! _ a( K
+ g" A* q5 L& m- i) d4 d 十、 炒作不当致死。一些人以大肆炒作为能事,以为狂炒一把,产品就会“火”起来。殊不知炒作只是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一个小手段而已,并非品牌建设与发展的灵丹妙药,操作不当,危害极大。因盲目炒作死掉的产品很多,此不赘述。总之,此法慎用,有“悴死”之险。* x% b8 c# l* M: S/ p
/ x% W: o6 l! k! I 十一、 战略调整致死。因集团总部战略规划调整,虽然一些新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还不错,但是不得不叫停和砍掉。这叫“错入豪门”而死。
; m+ \; @, U. K5 d
& }: F8 w4 `5 y$ @ 由此看出,影响新品上市成功的因素很多,以上“十一种死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的。从产品研发、生产、市场调查、策划、试销和推广,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对老史(史玉柱)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新品试销快不得,新品推广慢不得”。
3 e) o2 U/ \; E! S
& V% H* P7 i# O% C
- D8 Y$ ~* U2 d1 a7 C4 ]% `) e% K Y7 ?( {# L1 j; }6 A
(搜外论坛首发)原文出处链接:http://iep.essh.cn/yxch/15768.html( J( @( u) v$ o/ x
搜外论坛原创作者:河北易派企业管理咨询(夜冷汐)
! i+ T" U& L. z" j F q 日期:2015.05.21 ) ?, M, F5 D6 ^8 o, j" j" U
% S( ~' Y% r0 [0 i+ q
) q6 t; B2 N. N4 k2 e! }- a- i8 u! m6 i/ ]
' J! f" s" a% a4 l b8 o& N( L1 ?1 L4 F4 V
; W# r8 X' b2 J6 K! F
影响新品上市成功的因素很多,以上“十一种死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的。 新品是市场大潮向前涌动的助力器,无论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绕不过新品这一道坎。有人说新品的成功率一般在5%-10%左右,也即是说有90%以上的新品会死掉,为什么那么多新品会胎死腹中,昙花一现,经不起市场的“折腾”?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一种原因。' k" r, U+ D( ^+ h/ M- m _
4 ^9 p' o* i4 ?9 K9 m; f9 \3 Y 一、 粗制滥造致死。通常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技术、资金有限,为省工省料,做出来的产品往往品劣质次,从形式到内容皆比较粗糙,无疑是“自残而死”。
1 e+ w1 i$ F4 v3 f: R5 P 二、 闭门造车致死。有些人根本不做市场调查,坐在家中苦思冥想,搞创意,玩卖点;最后搞出来的东西得不到市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要么价高出奇,要么怪诞无比,与市场实际完全脱轨,以致“含恨而死”。- l& b7 i) z. B1 C7 c
! U' ^4 \/ ?+ k( T 三、 急功近利致死。一些企业只求速度,不问困难,一味想着“快点上市,快点赚钱”,贪图短期利益。新品匆忙上市,价格、渠道、促销靠拍脑袋搞定完事,谁知新品进入市场销售不畅,难尽人意,常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恼怒而死”。
& \! F* f0 M1 T/ V- a$ }- N+ H8 C C6 X$ {: [
四、 盲目跟风致死。某些企业看市场流行什么,“火”什么,便跟着做什么。不管这些产品适合不适合自己,只顾眼前,盲目跟风,一窝蜂地去模仿,结果是“短命而死”。
& ] ~% F& i8 k0 ^+ D2 F/ K; g4 @& _. Q
五、 推广不利致死。企业“重产品,轻市场”,舍不得市场投入,谈“费”色变,若大的中国市场,就靠十几条枪在那玩,市场进展缓慢,人员流失频繁,团队执行力下降,“不战自败”而死。
& ~2 b, P8 A6 t" j* Z& ?( d0 F3 k& ^0 T) ^# ^) T/ s) q
六、 渠道错位致死。到底是全渠道运作,还是单一营销渠道突破,或是选择两三个渠道主攻,要对产品进行定位。定位不准,渠道选择不当,对新品的推广是致命的,这种死法属于“不明不白”而死。9 b# K' I: T; l7 d+ ?
1 g* {2 |6 ?5 U8 ?& p( v
七、 守株待兔致死。以经验取胜,墨守成规。新品推广仍按以前的老思路、老方法、老一套,营销From EMKT点com点cn没有创新,手法没有变化,无法适应当前市场形势的发展,导致新品屡推屡败,“因循守旧”而死。' ~: T9 N- K, v& {# M3 _
+ V' ?3 d% `5 c; o% d! ^8 o' q
八、 资源枯竭致死。产品、营销战略、战术、团队都不错,但是企业资源有限,配置不足,后继乏力,难以维持,最后“悲壮而死”。* o5 `& E+ {7 x
& \7 V) \4 Y" _+ ]# [3 V# Z* d
九、 产品超前致死。产品是好产品,但过于超前,市场导入艰难,短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满意的效益,项目终止,新品下马。但是数年后,同样的产品却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大放异彩。此为“生不逢时”而死。
* H$ T! D; x: u; j4 |: D- H' c1 w3 g) o8 ]# x8 V+ o3 q1 F
十、 炒作不当致死。一些人以大肆炒作为能事,以为狂炒一把,产品就会“火”起来。殊不知炒作只是市场营销策划中的一个小手段而已,并非品牌建设与发展的灵丹妙药,操作不当,危害极大。因盲目炒作死掉的产品很多,此不赘述。总之,此法慎用,有“悴死”之险。
8 n2 l- F. V/ K* |; X# i( s @0 _( m/ R, l2 k
十一、 战略调整致死。因集团总部战略规划调整,虽然一些新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还不错,但是不得不叫停和砍掉。这叫“错入豪门”而死。
Z5 e; N, h; U: X7 b) H/ e) v4 ]6 m. X2 t6 o! e/ ~$ p; m
由此看出,影响新品上市成功的因素很多,以上“十一种死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的。从产品研发、生产、市场调查、策划、试销和推广,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对老史(史玉柱)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新品试销快不得,新品推广慢不得”。8 c+ z: g, X7 `+ ~, J2 J$ o+ u
. G( z+ A! q3 A
$ i6 F3 o) U, K; |0 O+ |% i* t& s0 ?+ V+ g0 s
(搜外论坛首发)原文出处链接:http://iep.essh.cn/yxch/15768.html" g7 r2 K" B* D! Q( ~
搜外论坛原创作者:河北易派企业管理咨询(夜冷汐)9 u; M# E( ?" |8 N" \
日期:2015.05.21
W; z- }# m& w+ G3 y. x
, L- A) m- [9 x# n# B( ?5 a& y, q4 X, A5 S4 Y
( z; {% u: T2 B2 h
# z5 Q) W) a5 M* ?4 @
) b( ~% F" K1 D1 Y. W# F1 q4 @9 \* p% s! a! T& M2 F/ i% H
好文章啊,感谢楼主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