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是淘宝在2013年提出的新的排名算法,是排名算法的一个外号统称,在程序猿口中叫做“推荐算法”。
这个玩意的出现,导致淘宝商家思维一篇混乱,因为排名变动非常大,而且每台电脑上的排名显示规则都不同,登陆账号和不登陆账号,清空缓存和不清空缓存,差别巨大,一下从之前的明处,到了完全模糊的暗。
最开始,这个算法只是在大类目里面测试,例如女装、化妆品,到今年基本普及到了每一个细分类目,到前几个月淘宝通知,直通车也采用“千人千面”将后台预测排名位置,一下修改成“流量获取能力”,再加上无限端的强势介入,直接让大家抓狂了,因为要研究的东西一下子多了一堆,2013年做淘宝,基本研究自然搜索就足够了,但是现在.........
那么,为什么淘宝要推出“千人千面”这个算法呢?
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淘宝商家数,产品数倍增太凶猛,导致之前的算法让小商家很难活;
2)之前排名算法人气排名占80%的流量,导致一个爆款可以爆到无人之境,市场失去平衡,流量太集中,不分散;
3)市场产品千篇一律,12年的时候,你搜索“男士夹克”,或者“男士棉服”等等关键字,发现首页基本70%以上的产品都是一个款式,因为大家都模仿爆款,干嘛还要创新;
4)流量价值产出低,因为之前流量都被大量集中在爆款上,需求匹配不精准;
不得不说“千人千面”是个聪明的做法,一下子解决了所有问题,流量被打散,小商家也有机会分配到流量,流量产出更高了,同样的销售额分配到了更多店铺中。对淘宝平台本身没有任何损失的同时,让更多人得到了好处;
一切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完美,但为什么商家还是很头疼?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突然改变,导致之前很多运营技巧一下子就没有用了,而且改变之后的状态,流量被打散,获取流量更难了,所以之前一个月可以卖5万件的商家,一下到了一个月只能卖1万件,作为这样的商家肯定希望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个状态多爽。
而新商家还很新手,根本不知道“千人千面”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对付,还是看以前的运营方式,加上新商家思维很有限,所以店铺的货品架构都是之前的模式,千人千面好像对齐帮助不大。
真正受益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商家,那些一直坚持自己个性的、特色的、简单的,也就是那批小而美的商家,一下子雄起了,他们感觉生意好做了。
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是很难受的,就是在这样的适应期里面,如果你还想回到以前那就很累,还不如拥抱“千人千面”让自己轻松点。
千人千面,最早出现在广告学里面,也是根据心理学中的“迎合心理”原理演算而来,13年之前,已经在很多门户网站的广告系统中应用,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一次“情趣内衣”,那么你去所有只要跟百度广告联盟合作的网站,都会在左右两侧,或者文章中、视频中,看到“情趣内衣”的广告。
一样的道理,淘宝的“千人千面”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推算的更加复杂,因为淘宝不仅仅知道你最近搜索过什么,而且知道你之前买过什么,最近浏览过什么等等信息。
其目的就是让什么人,买什么类型的产品,也就是迎合,迎合度高低就是由算法来推算,这样转化率自然会更加高。
其实最开始的“千人千面”算法也不健全,所以只在少数类目测试,直到现在连直通车和手机端都普及了,可以证明流量产出已经到了非常棒的状态。
那么在新“千人千面”的模式下,商家们应该怎么活下去,或者适应下去?
如果要走长远持久生存下去,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定位”,你可能感觉再一次回到了一个很泛的课题。
我们先不讲如何去定位,而我们讲讲为什么“定位”可以适应“千人千面”。其实道理很简单,千人千面就是把人分成了无数个层,那么每一层的人数是不同的,然后商家的产品适合哪一层的人,那么你的产品就会被更多展现到这一层人面前。
定位,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到应该卖给那一层的人群,然后我只做这一层人群的生意,可以发展周边,但不跳跃非常大。
但很多新商家店铺往往是产品价格体系非常乱,产品风格、适应的年龄、性别都不同,导致淘宝系统不知道你是谁,应该将你曝光给哪些人群看,这个时候你自然很累。
玺承的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定位定生死!”。现在是不定位走运赚个零花钱,定位单品人群,赚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定位店铺赚几百万,定位品牌赚几千万,这些相信你也看出来了。说到底,其实,千人千面其实并不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