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的货币去哪儿啦? 今天2014年3月8日,早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假设我有了很多钱,我会用来买衣服,买鞋子,买吃的吗? 答案是不会,我可能存银行,投资,但是我不会拿来买更多的衣服。 曾经流传一个笑话: 等咱有了钱, 喝豆浆吃油条, 妈的想蘸白糖蘸白糖, 想蘸红糖蘸红糖。 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钱多并不导致消费的必然增加,无论你赚多少钱,还是只能喝一碗豆浆。日常消费大部分是刚性消费。所谓刚性消费的特点就在于它的需求不受价格的影响,所谓不受价格影响的本质在于不受购买力影响。价格下降不会导致消费需求的成比例增加,同样的,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钱多了也不会导致需求的成比例增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美国和日本的货币增发没有导致通货膨胀。 美国从金融危机以来,不断的以各种方式QE,滥发美元。传统金融学会认为,美国必然会通胀,但是事实上没有。那么还有第二种解释,就是美国的美元实际上发到国外去了,转嫁到国外去了。因此就没有了本国的通胀。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日本远远没有美国的转嫁能力,为什么日本印刷的日元没有导致通胀呢?甚至一直在通货紧缩的泥潭中,走不出来? 这就是传统货币金融学的一个误区:认为发行的货币一定会表现在消费品市场上。事实上,并非如此。 发达国家的日常消费品的消费数量是相对恒定的,因为老百姓的基本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即使有更多的货币,也未见得会增加日常消费品。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增发货币,主要没有进入穷人的口袋,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日常消费能力没有增加。而是主要进入了大企业、金融系统和富人阶层。他们有了更多的钱,会去做什么? 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还是买两辆汽车,开一辆,撞一辆? 都不会,他们会把更多的钱用来买股票和投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和日本的股市一路高歌猛进的原因。但是消费品,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某些奢侈品的价格可能会上升,但是这些都不在通货膨胀的统计范围之内。于是我们看到了与传统货币金融学相反的案例:货币增发,但是通货膨胀率很低。只有资产价格的上升。 上面所说的发达国家的状况,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国,就不一样。因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消费还没有饱和,老百姓对于提升日常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有很高的期待和欲望。因此,一旦货币增发,老百姓就很容易获得更高的购买力,就一定会在市场上有所表现,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人员的工资收入的上涨也会直接表现在服务品的物价上(参见我的《从一碗热干面想到的》)。因此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增发货币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 不少人从通货膨胀率倒推增发货币的情况,其实是不靠谱的。在不同的国情和货币流向下面,货币增发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简单的把这两个数据对等起来,会使我们看不清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