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构及代码篇
: W9 F$ p8 ^# D; O5 h+ S0 ?/ c: ~/ R9 s% \& F, L# I
• 确认开发架构,页面生成方式,有没有单页应用,有没有异步加载 4 v) ]8 g& J; g6 S* W, ?, d$ z
• 使用工具确认spider对网站内容的可抓取 , A* A4 r! N6 B8 J
• 确认页面URL部署方案,响应式(PC和H5共用URL)还是分站,据悉百度建议使用分站,但对于Google,是有相关文档的自适应页面的设计 / A% Z: a6 T! a. p, ?9 d$ S1 E
• URL的设计是否满足层级分明的原则,参数整齐、长度正常、结构清晰、命名准确是否遵循HTML5的标准
) _" V$ d, z5 @1 H w • title、description、keyword使用是否“正确”,h标签是否正常使用,所依附的 关键词是否有计划且正确部署,所谓的target、有主有次,基于数据。
4 ]: s- y- Z: K- k( J/ z# M: {$ M • 图片是否有了title和alt标签,比这个重要的是图片是否进行了移动优化,大小、加载速度、错误监控,移除没必要的图片展示。
- L6 G2 \3 G6 Z8 h) ]标题怎样才会收到搜索引擎的喜欢
0 U. g- b0 C5 q9 F9 l • 以及,是否有追踪关键词部署效果的监控机制,以数据作指导用作调整依据,需要有自己的抓取、入库、报表的一套关键词竞争情报工具。
+ z1 s# ?1 Z) C9 A2 ?, Y7 @3 X6 S) S
• 服务器、域名解析、CDN,是否都使用了靠谱的供应商,且建立了反应迅速的监控机制,是否有完善的日志系统以备查证问题有依据可循,抓取量、返回码、抓取时间分布、URL分布、入口效能分析、spider抓取性能指标 # Z& D: b8 H# a3 }
• 是否有方便蜘蛛抓取的通路,比如HTML版的SITEMAP,各家XML版的sitemap是否制作且提交平台正确,定期关注平台报错。现在百度、搜狗、神马、好搜都有对应的XML提交入口及规范。 3 u4 u' z! }( |& G: i
• 内部链接是否在位置的部署上结构清晰,在抓取深度上设计够扁平,如果内容繁杂是否有别的通道维持繁杂和扁平的平衡
: \* u3 N7 s+ m, o: G • 是否运行了DNS反解析,保证spider的顺畅抓取,无法支持反解析的搜索引擎的是否在防火墙及安全部门开通了UA白名单 7 A! g4 E, ~8 r; T
• 检查robots,及nofollow标签的使用,不要误屏蔽,遵照数据和经验玩。
1 Y$ Q! q K. W0 o • 确保PC页面被移动设备访问时的跳转方案,对应页面的跳转要绝对保证,此处应有自动化测试工具定期跑case。 - t4 m; [: e- s R' ^# w) R' b
• 确保设备清单长期的维护和更新,涵盖移动spider及最新的设备标示。遵循蜘蛛和人看到一样内容,如果分移动和PC蜘蛛,还要遵循移动蜘蛛和移动设备看到一样的内容原则。
4 H I( a- |0 R f$ K. Z • 有没有瀑布流,分页怎么处理,入口不能丢,另外,如果是 seo页面,有些功能在是否真有实现的必要。
! l$ T) a3 L8 Q • 是否有重复页面,要干掉重复页面,干不掉的其他方案都是补救,再谈Canonical标签 0 H$ b( U7 Y9 i4 y' @4 Q, w/ L0 L
• 关注搜索引擎算法更新,规避相关惩罚规则,比如针对移动页面的冰桶算法。
4 C' u! u# j# u •修正自己网站需求及功能上有伤害搜索引擎的功能。
8 ^4 _# g' h* f. x4 a% _; W
: H9 p' A; r3 g6 v# _ 2、代码埋点
$ ^& ]5 P# t2 e% U4 U2 j
# }* j5 i5 B- ?3 c6 a: Z • 是否在PC端及移动端添加了地理位置信息 ( C6 T9 l4 N O' t% f
• 是否在PC端部署了各家的页面适配代码 ' ^; n1 u1 A5 N4 o
• 是否在移动端使用了微格式(这个Google算是比较不错提高页面质量的方式),百度也会针对性地使用这些数据,表现为搜索结果展现评论数、星级、电话、位置。
4 \$ M( \3 ~3 l, x4 U; ?* P • 流量统计代码是否部署正确,指标是否齐全,产出漏斗是否构建 2 R2 w+ W, n! P0 `7 W
• 性能统计代码是否部署正确,指标是否齐全,针对设备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监控,2G?3G?4G?WIFI? 1 g% ~, i& j- {
• 各家的站长工具代码是否部署正确,如下按需添加,同时完成网站地图和适配文件的提交
0 }/ A% A7 |' j" J, K& u3 n7 X • 是否有自动化测试方案,确保全量页面上线后功能及代码标签的正确 4 A/ [- ^; U5 \0 ]- y* M
• 是否组建 并维护了词库,词库是否由移动用户真实搜索词构成
* F6 f% M& u" `& Y, b% y0 ? • 是否监控词库中各家搜索引擎SERP中,网站的排名,索引的是移动页?PC页?转码页?(要获取这些页面的URL,以作进一步改进) ' m! S9 l0 `- B7 P: c
• 是否有PC排名和移动排名的对比?是否有搜索结果防黑监控? 9 E) l; X: v9 x; z* A
• 同样的体系是否涵盖了竞争对手
. R6 H7 r/ j' w! B& t6 o# ?* w
& r0 }* U. |8 b4 t# [ 3、适配
# G9 {1 ]0 P3 t; x$ X x7 V
; l( ?; F* d4 I • 如果是响应式设计,确保百度META标签的适配方式完全正确,Google注意alternate和canonical标签的使用。
- n, \2 e! Q8 r3 ]9 Y6 { • 如果分站设计,跳转要是否做到了对应页面的跳转,PC重复页面是否也做了对应页面跳转的收口,是否遵循了移动蜘蛛和移动用户看到的内容一致的原则。 . m, N1 K6 Y& f b3 l. P# ?! L
• 没有对应页面的PC页面,是否本着优化手机用户体验但又不扰乱蜘蛛的原则进行了跳转,比如JS跳转 % y: n& g+ C! S0 W k
• 适配效果如何监控 4 \+ I3 ^9 Z( P9 w
• 社会在进步,去年就不应该再关注非智能手机的适配,如果你的WAP站还有流量,考虑转往HTML5站点。
, d- S6 r& K7 M* K1 R/ ] • 是否有对跳转页面、返回码(301、302)的正确性,移动页面的可用性的日常监控体系
8 t8 l3 e7 Q% v5 d2 t. R! I 至此,一个基本的移动站点的站内优化check完成,有些PC相关的提不全,也觉得没有必要提,常识就无须赘言,这算是一篇关注点及思路聚合文章,很多点有机会可以单独拎出来当做专题讨论,共同交流和学习。 / C: V, ^: y/ l5 A
' P; r$ K9 J8 \* p7 W5 Z以上文章来自,雨中漫步seo,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t& {8 l5 F+ Q- `
原文地址:http:// seo论坛yzmb站长技术论坛/wzyy/801.html 1 m* r+ _, Z; }3 ~1 \( J3 v
搜外论坛原创作者:赵慧森 * @1 V8 R) f* o. t
日期:2015-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