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这样的,做事情,喜欢看结果。
哪怕你付出再多、过程完美,哪怕春风十里、花团锦簇……只要结果不符预期,也注定是一场空欢喜。再怎样的执着和劳累,无非刷一刷存在感,搏一点印象分,徒添了朋友圈里的一段谈资。
种蓝莓就是这样,不单只看结果。你结出的果,还要够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果佬”这个名字,意头真的不错。
张果佬蓝莓园在东兴村,距离诸暨市区东南十余里地。村里山清水秀,生态优渥,像这种白鹭和水牛相栖的情形,是田间的日常。当然,你如果觉得这里经济欠发达,那也没有什么错。长久以来,维护生态和发展经济,本来就是一道很执拗的选择题。
直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被重新论述,大家才渐渐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很不容易,但村民郑少英夫妇还是受到了鼓舞,决心去验证这个理论。而他们选定的方式,是在开展蓝莓有机种植。蓝莓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根本无需赘言,唯一的问题在于,数年之后,你能不能拿出好的结果?
2012年3月,他们租了40余亩地,开始了诸暨第一家蓝莓家庭农场的建设。那一年郑少英31岁,孩子6岁。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接下来的四年,煎熬不断:先是葡萄种植没成,接着猕猴桃种植损失,蓝莓的长势也并非一帆风顺。但这对夫妻,硬是凭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坚韧和执着,埋头、咬牙、硬扛、苦干,也不晓得会不会成功,但心知不可放弃。
春雨惊春清谷天,秋初露秋寒霜降。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这对坚持有机种植的平民夫妻,哪有一天是容易的?尤其蓝莓种植的前几年,只有不断投入,培苗、整地、疏花、修剪、灌溉、越冬、对付各种病虫害,这样才能等到丰收的一季。
种植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加上20万元的债务压力,坚持有机种植的丈夫不禁动摇,夫妻两分歧渐大,终于不可调和。因为郑少英很清楚,如果想种出真正好吃的蓝莓,必须坚持100%的有机。“有机”两个字,不仅是出钱多少的算术题,它还意味着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成倍的付出和专注。这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
很无奈,2016年,郑少英夫妇最终宣告分手。对于这个结果,如果草木真的有情的话,田垄间的那成排成排、郁郁葱葱的蓝莓树,很难说自己是无辜的。
这一年,郑少英35岁,孩子10岁。她开始了独力抚养孩子,独自经营农场的生活。
没有资金,郑少英做起了兼职;为了省钱,她请父母住到农庄做帮手。但是再缺钱,也没有改变她种植有机蓝莓的初衷。她宁肯花钱请人手工锄草,也不愿省钱用除草剂。过程艰辛是一方面。郑少英知道,最重要,是看结果。
“我哪懂什么坚强,无非就是死撑罢了”。这句创业界鸡汤语录,曾经被套用在无数功成名就的大佬身上。关于“坚强”和“死撑”两个核心词,很难说郑少英今天的火候到了没有,但现在阡陌里蓝莓花,已经缓缓开了。
这个白羊座的女人,并没有什么华丽的哲学,燃情的句子,她只是五年的奋斗,去等待一个最好的结果。
前一阵,特产站行业专家来到她的张果佬蓝莓园,免费手把手地指导修剪技术。全国蓝莓产业界的龙头蓝美公司,也为她主动承接品种更替的工程。这大概,算是对她执着努力的一点小小的助力。当然,最关键,还是结果之后的采摘季。
一直很反感用过于肉麻的文字去粉饰煽情,尤其涉及真人事迹的陈述。所以将这篇拙文,用作“诸暨蓝莓种植户真实故事”的开篇,是因为笔者早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有个因为种蓝莓离婚的女人”的故事。而这个真实的体例,令我们忍不住给她道一声支持,点一个赞。
如果看故事的朋友,恰好有喜欢采蓝莓、吃蓝莓的,是不是也可以和笔者一起,去看一看郑少英和张果佬的蓝莓呢?
篇末,引用蓝美种业一位负责人在朋友圈里的发言:行业需要张果佬这样的执着信心,市场需要郑少英这样的良知生产。千千万万个郑少英出现了,我们就改变了这个行业,改变了这个世界。
再附一个张果佬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