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们在湖南做社区团购。
做团购,很大一块工作量,就是找到优质的团长。
当时,我们分析最适合做团长的群体,就是那些在小区门口或者小区里面,开便利店的老板们了。
为什么?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一般在小区门口经营1-2年以上的店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熟人关系人脉,他们跟小区的住户,一般会关系不错。
小区的住户,经常没事就坐在小店门口拉个家常,聊个天什么的。
这种便利店,在很多小区,可以说是人员聚集地、信息分发中心,关于小区的大小事情,首先会在这里传播。
带小孩的、退休的大妈、没事的中年妇女,是坐在店门口的常客。
这样,店里的老板和老板娘,他们在小区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任优势,很多顾客找他们买东西,是因为相信。
毕竟是熟人嘛,找别人买也是买,还不如找熟人买,也算有个人情往来。万一买的东西不靠谱,不好什么的,可以找得到人。
他们是有店在小区的,不像在地摊或者网上买个东西,找人售后可能存在不理睬或者找不到人的情况。
这是解决流量问题。
再有,很多人每天进进出出小区,都会路过便利店门口。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社区团购有别于传统的网购渠道。
以前在网上买东西,是快递寄给每个人的。而社区团购是整个小区的商品,第二天统一配送到团长这里,由团长分发给每个顾客。
所以,大家在平台买了东西,到小区门口这家便利店来提货,还是非常方便的。
社区团购为什么可以卖得便宜一点,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集中配送的物流方式,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了交易价格。
那种高频消费,不适合发快递运输的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等等,用这种售货方式,销量增长迅猛。
还有,很多这种便利店,都是夫妻小店,他们在小区门口开店,主要服务于小区的居民。
他们实际上是不会太忙的,因此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以前,其实小区的居民,也在网上购物。但是他们是在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种网购平台消费,与门口这家便利店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现在通过社区团购的这个方式,还是网上购物,是可以跟小店的收入有关系的。
基于这些关系,我们开始挨家挨户地找每个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劝说他们加入我们的社区团购平台,来做团长,以便赚取一些额外的收益。
这时候,遇到的来自很多店主巨大的阻力。
他们说,这些小区的住户,是我的客户,我不能让他们知道你这个平台,给我的佣金也太低了。
我们给店主的销售佣金一般是10%左右,而他们自己进货在店里销售,一般商品的利润率能达到20-30%,甚至更多。
还有一部分店主排斥说,你们平台上的某某产品,我店里也有卖,如果让顾客知道你这里便宜一些,都到团购平台上买了,我店里就没生意了。
到现在看,这部分店主,确实就是没生意了。
就像实体店不能阻止淘宝店的发展一样,最早做淘宝赚钱的,主要是那群能接受新事物80后。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红旗法。
红旗法是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后被人嘲笑为《红旗法案》。
其中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其中一个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断摇动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4公里。
这其实是让汽车等于马车,也扼杀了英国在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随后,汽车工业在美国迅速崛起。
而今,社区团购迅猛发展了3-4年,各个小区的便利店、母婴店、理发店、宝妈,等大量群里不断加入。
很多小区甚至出现了二三十位团长之多,原来那些排斥团购的店老板,看到身边的很多同行都加入了团购,认为团购不得不做了。
同时,凡是便利店能买到的东西,社区团购平台上几乎都有, 这时候这群店老板着急了。很多贪图便宜的顾客,都跑到团购上去买生活用品和一些小东西去了。
以兴盛优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平台,简直就像极了地面版的拼多多。
可这时候再加入社区团购,卖这些东西,已经晚了,平台的扶持和补贴政策已经不再有了。
还有,这么多团长在销售,分配到每个团长的份额相当有限,平台的利润也调低了。
竞争也太激烈,经常是赚不了3块几块钱的订单,还要送货上门。
从现在来看,这种低价的团购生意,必须是特别大的销量,才会有些利润。
但是作为小区里面的个体,服务是有个半径和天花板的。因为你的客户数量有限,你的服务能力有限,太远的顾客,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买。
平台的销量是很大,但是那是全国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团长累计的销量。
平台的繁荣,与团长个人是没有关系的。错把平台的规模,当成自己的荣誉,其实是一种错觉。
作为,普通的个体,唯有把规模做小,把利润做大,才是优势。
那具体怎么办?
找到一类具有一定利润,品质靠谱,顾客又会不断产生复购的商品,来服务你有限的顾客。
这才算是发挥了小区店主,在小区所占据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我根据自己3年做社群团购的经历,写了一本电子书《社群新零售实操》。
如果你感兴趣,私信:电子书,免费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