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武汉走访20多天后,世卫专家组否定了这个阴谋论 | 京酿馆
世卫专家组:实验室泄露引起武汉疫情极不可能
某些想把“黑锅”扣在中国头上的外国政客,真正想“锁定”的,就是并无任何证据的“实验室泄漏说”。
▲世卫专家组外方组长:新冠病毒大概率由中间宿主传入 实验室泄露概率低。视频截图。
北京时间2月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披露的许多结论,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联合专家组阵容浩大
此次WHO联合专家组,由17名中国本土专家和来自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机构的17名外国专家组成。
2020年7月,中国和WHO商定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工作任务书。根据这份工作任务书,中国专家将与WHO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在中国进行新冠病毒溯源活动。
由于疫情反复,国际专家组直到2021年1月14日方抵达中国武汉,随即与中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自1月14日至2月9日,专家组一分为三,在武汉等地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病毒溯源工作。
在这20多天里,联合专家组共同走访了白沙洲贸易市场、华南海鲜市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等机构,研究了武汉市200多家医院早期病例,及同期湖北省4500多份早期样本。
据联合专家考察组中方组长、现任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梁万年介绍,经研究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在2019年12月前,武汉市出现了新冠病例传播。
在记者会上,专家们指出,最初的感染病例,部分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部分与其他市场有关,部分与任何市场都无关。
“实验室泄漏”的假说被否定
在此前长达半年甚至更久的疫情溯源“猜想期”,各种新冠疫情起源说不胫而走,经多方提炼归纳,最终形成了所谓的“四大假说”:动物直接传人;中间宿主传播;食物链尤其冷链传播;实验室事故泄漏。
前两种假说是最早流传开的假说,且因为同属冠状病毒疫情的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都存在宿主传播的先例,因此一度影响甚广,且出现了“蝙蝠说”、“穿山甲说”和后来居上的“水貂说”等“亚种”。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和外方组长、丹麦人安巴雷克等表示,尽管蝙蝠、穿山甲身上所发现的冠状病毒被认为和新冠关系密切,但迄今这种关联性,还不足以认定蝙蝠和穿山甲两种动物所携带的病毒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水貂、猫等动物也可能是潜在的宿主”。
安巴雷克指出,尽管“相关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来自自然宿主”,且蝙蝠可能与新冠病毒传播有关,但即便如此,“武汉并非蝙蝠大量聚集地”,因此武汉疫情最开始不太可能由蝙蝠传人,可能由中间宿主传播。
对于“食物链传播说”,联合专家组并未排除其可能性,并指出“华南海鲜市场主要售卖冷冻、海鲜及动物养殖产品”,“今后将会在全国各地及进口食品方等供应链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简单说,“四大假说”中的前三大假说,联合专家组都给出了“不能排除、也不能断定”的阶段性结论。
至于曾掀起轩然大波的第四大假说——实验室泄漏说,或者说去年4月由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率先挑起、被部分国家和机构反复“翻炒”的“武汉研究机构泄漏说”,被联合专家组组长安巴雷克之口给出了“极不可能”(extremely unlikely)的结论。
据曾热炒过“实验室泄漏说”的澳大利亚天空电视台报道称,尽管此次前来武汉考察的17名外籍专家中,曾有部分专家表示过“任何可能性都不能很快排除”,但经过此次阵容浩大、为时不短、取样丰富的考察,17位外籍专家一致赞成“极不可能说至此,对“实验室泄漏说”的调查已画上句号,安巴雷克已代表联合专家组表示“今后不会就此进一步展开调查”。
让科学问题回归科学范畴
此前,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动下,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俨然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在长达大半年的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张口“武汉肺炎”、闭口“中国病毒”,借此打政治算盘。
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倘若正常追溯病毒起源,不论疫情源于何国、何地,都不存在所谓“原罪”。
某些居心叵测地想把“黑锅”扣在中国头上的外国政客,真正想“锁定”的,是并无任何证据的“实验室泄漏说”——只有该说法成立,才能将此次疫情归咎于特定国家的人为责任。
但如今,联合专家组的初步结论恰与其期待的相反,这让原本就不能自圆其说的各路“阴谋论”失去标靶。
说到底,新冠病毒溯源本就是个科学问题,而科学问题就应回归科学范畴去讨论和研究。
部分世卫组织专家组成员(如英国动物学家、生态健康联盟负责人彼得·达萨克博士)已对媒体表示,接下来应将溯源重点放在中国以外,比如东南亚地区,因为“如果是宿主传播或冷链传播,即便首发病例源自武汉的某个批发市场,病毒来源也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且已在中国境外发现比武汉更早的病例;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溯源工作已开展得很充分,而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溯源工作几乎未曾开展。
可以相信,当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真正回归科学范畴,当科学研究不再预设立场,我们离科学结论就会越来越近。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实习生:施可儿 校对:王心 |